AFO #37 - 我的油轮单派实习 2009.11.15

2009-11-17 21:02  浏览次数 195

我的油轮单派实习        

2009.11.15

应编者之邀,集美航海学院2007年毕业生徐同学寄來一份生动感人的文章跟同学们分享.

    记得在大学的时候,和大家一样,我对油轮的了解也仅限于各种'传闻',如油轮有辐射,油轮上不敲锈等之类的传言,现在想想觉的挺好笑的,当时很多优秀的同学也因为听了关于油轮辐射而有所顾虑,最终放弃了去油轮公司的想法。而我们这些选择了油轮的毕业生,也是怀揣着满心的疑惑和期待开始我们的海员生涯。

    第一次我被安排在新西兰的new plymouth 上船,在那里我遇到了几个跟我上同一条船的印度和菲律宾船员,出发前,对自己的英语口语,虽谈不上很自信,也相信应付正常交流没问题,可在学校听惯了标准的美式英语发音的我,在跟他们寒暄时,第一次领略了地方版的英语的魅力,感慨自己孤陋寡闻的同时,只能不断的说 pardon了。因为天气原因船还没靠港,代理就安排我们几个入住宾馆了,可英语带来的麻烦还在继续,晚上去餐厅时,服务员以非常流利的英语叽里呱啦的问我一些问题,待她说完,只留下我满脸委屈与困惑,“天哪,难道这就是传说中地道的伦敦腔”, 还好那个印度3rd engineer 及时出现,不然连饭都吃不上了。

    原来我还天真的为上船后如何打发无聊空闲的时间而忧虑,上去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愚蠢。不同公司可能实习生经历的生活迥然不同,而我有幸经历了那让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实习生活。

    先说说这家油轮公司,高级船员以印度船员为主,也有部分菲律宾以及少数俄罗斯,中国,韩国的高级船员,而低级船员也是五花八门,除菲律宾,印度,fitterblaster,差不多都是来自东欧的船员, 于是有意思的是在普通船员餐厅(crew messroom),就餐时的国家界限十分清晰,我的第二条船的crew messroom刚好三个条形桌,整好区分了菲律宾,印度以及东欧船员。其实一直以来大家都有一个误区,很多同学选择船东时认准要欧洲船东,认为上面一定有欧洲船员,可以很好的学习英语,实际是,现在国际海员市场上,几乎都是菲律宾,印度和东欧船员,不论欧美船东,皆是如此,不过因为在印度和菲律宾,英语是他们的官方语言之一,所以他们在语言上的优势非常明显,也促成来自这些地区的海员的强势竞争力。当然在这种多国家多文化的集体中生活,你能体验到真正外派的船员生活。

 饮食 

     因为亚洲人都主食米饭,所以并不是传说的只有面包(不过那些东欧船员倒是以面包为主),当然不能再指望吃到像国内一样可口的饭菜了,由于大部分高级船员都为印度人,公司给配的大厨也是印度的,在船上你可以享受到地道的印度饮食,不过他们的所有饭菜都放了他们最爱的咖喱粉,有些还特别辛辣,我也就只能偶尔尝鲜了,不过菲律宾人的饮食还是我们能接受的。也有倒霉的人,一个印度AB 说他上个公司几乎所有船员都是印度人,有一次他们船上也来了个中国实习生,可怜的是这个实习生还不会吃辣,没有任何选择的他只能吃与印度船员一样的饭菜,于是当某顿饭菜很辛辣时,他就只能饿肚子了,着实不容易。在油轮上,各种生活物资供应还是很充足的。 

工作

     实习,并不是在驾驶台站一天,如果是第一次上船,大副为了让你熟悉甲板,会直接让你跟着水手长干活,熟悉之后大副会直接给你安排每天的工作,实习生最经常做的就是stencil(汗!记得第一次大副叫我去stencil的时候,我压根就不知道stencil什么意思),还有就是帮大副做些paper work,我第一条船是短航线的,船上配了一个additional 3rd officer,大副是没有驾驶台航行值班的,我白天干完大副安排的一大堆活,晚上还要去驾驶台学习,为了有点自主的学习时间,有时不得不牺牲COFFEE TIME 和睡觉时间,那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哪天能好好的睡个安稳觉。

人际相处

     这个集体不仅融合了不同的国家,也融合了不同的宗教,常识里关于薪水和宗教总是讳莫如深的话题,很有意思的是第一天上船,发现被N多人问了这个问题。土耳其人基本都是穆斯林,所以每天早上,如果早餐有火腿片时,服务生都会在旁边放上标识注明是pork还是beef。而那些包着头巾,留着浓密胡子的就是典型的印度教徒。而菲律宾人基本都信奉基督教或天主教。让人尴尬的我们的宗教信仰了,虽然我们大部分中国人都敬仰佛教,却也谈不上信奉,而中国人内心原始的自然崇拜(natural worship)又没有信奉一说(道教徒应该是信奉的),于是他们老拿我开玩笑说我是Communist,我第二条船时有一个罗马尼亚的blaster,他是在苏联解体后失业的,他说communist很好的,有工作,有房子。。,于是我们都戏称对方Communist

    作为实习生,特别是我们中国实习生,要学习的知识实在太多了,而这些老船员也是很乐意教授的,谨记谦逊好问,这会是你被欣赏的优秀品质。

语言

   英语--都知道这是唯一工作语言,只是这种特殊的环境你不得不去适应另一种遭遇,在这里扎堆还是很明显的,晚上的时候,印度的高级船员和印度实习生都聚在OFFICER SMOKING ROOM 而,菲律宾船员会在crew smoking room 里集合,一头讲的是HINDI 一头讲Tagalog,连个英语的影子都没有,呵呵,或许这就是所谓的“鸟语花香”。 

   不得不承认英语是我们的短处,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新的单词,总感觉没有尽头,不过上第二条船时,因为第一条船的积累,轻松了很多,所以还是那句啰嗦话,只有不断学习。

专业学习

   作为实习生,专业学习是最大的的主题,虽然我们在学校四年接受了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并且在上船前通过了三副大证考试,可是在被船长和大副的几次测试问题卡住后,不得不反思自己真正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一条船时,印度船长很感兴趣的问我的学习经历,当我说在大学时这个专业学习了四年,他做很惊讶状,我赶紧补充只是学习了一些理论的,于是他饶有兴趣的问了一大堆关于LSA CODE MARPOL规则,SOLAS,,,的问题,结果惨不忍睹。记得考证的时候,大家都只是背各种各样的题库,特别是航海英语,不知道意思时只背答案。当被船长问的无言以对时,只能自己咽下苦果了。

   不过反观印度的考核机制,或许更有借鉴之处,除了正常的笔试考试,他们还有最后一个Examiner的一对一,面对面的测试,因此他们没有我们在选择题勾选间的侥幸,他们准备考试时,是真的把MARPOL,SOLAS,以及LSA CODE 读下来的。有一次印度三副跟我吹牛(making story)时,说他一个朋友三副考试的面试测试经历,颇有意思:

   说这个准三副学生马上要接受surveyor的测试,而抽签排在他前面的是一个参加船长考试的准船长,而这个准船长接受玩测试后,欢欣雀跃的出来了,因为surveyor说他pass 了。 然后到这个准三副了,问题从最简单的 对遇局面 head on situation)开始,并且注明两船马上要碰撞。需要马上make decition

  3/O: alter course to starboard

  Examinerthere is another vessel on your starboard

  3/Oalter course to port

  Examiner it's shallow water or you will aground

  3/Ostop engine or give full astern

  Examiner you are not in safe speed, can't stop in proper distance.

  如果考试遇到这么刁难的问题真的会崩溃的,不过这个学生也很聪明哦

3/O   i will call captain immediately

  可考官坚持要他做决定

3/O  sorry sirI am only 3rd officer, now the only thing i can do is calling the Captain

  于是考官让这个学生出去把刚才通过测试的准船长叫回来

Examiner now you are the Captain ,and you 3rd officer have too big problem to make decision, so he call you (Captain) to bridge.

   或许是刚才太过兴奋而忘乎所以,这个准船长只顾抓耳挠腮,竟然愣了半天都没能作出决定。

结果是这个学生通过了测试,顺利的拿到了三副的LICENSE,那个可怜的准船长又从天堂掉下来了。 

   作为驾驶实习生,学习不仅局限于驾驶台,更多的是关于甲板设备,还有油轮装卸货操作的学习,这是你实习结束后能否胜任一个合格三副的重要基础。

 结语

   不同公司,不同船的实习生活截然不同,有些公司或船的实习生活还是很安逸的。以上是我实习生活的琐碎片段,行文略带调侃,希望能带给那些有兴趣的学弟们一些了解,也希望更多的前辈朋友在这里分享他们的经历与经验。

个人感慨

   漫长的12个月实习结束了,回家也已两个月了。一出学校,经历了太多,试图回头去追忆什么,就这么两个个月,遗忘的速度如此之快,那些艰难的日子在慢慢变得模糊,重复着春节回来时的心情,离开了那里,噩梦便结束了,不那么情愿的回忆那段记忆的点点滴滴。。

   在机场,satish他们一群人回印度了,BOSUN 也过道香港回菲律宾了,以前总跟他开玩笑以后可以同道回家的。 跟上次一样,又是一个人,不过回家的旅途总那么的幸福,不再感觉孤单。

六个月的适应,六个月的成长,十二个月,曾经以为那会是很漫长,一天天数着,我们终于走过来了。一年半,毕业离开学校后,眼前的变化目不暇接,当初信誓旦旦的走上这条路,于是放弃了很多,却发现原来自己并没有为这一切准备什么。

    自己一个中国人在上面,没有了刚上去时的好奇兴奋,别人也不再有当初礼貌性的客气,有时被SHOUTING 仅仅因为没听懂某个单词的意思,在一次次被打击后,自信心备受考验,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但对未来的梦想又燃起了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记得那时在船上看《肖申克的救赎》时,被狠狠的感动了一回,特别那句'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in the world', 只是影片结尾那象征自由的大海却是我失去自由的地方。

    我们几个中国实习生间经常用拼音发着那些印度菲律宾船员看不懂的电子邮件,其实每次都是一样内容的重复,彼此抱怨着自己的苦处。一个印度同事告诉我以前他和一个中国实习生去岸上逛街,那小子直奔电话亭去了,等其他人都要回去了,那个中国实习生还在电话亭里面,他们去叫他却发现,那个实习生一边打着电话一边留着眼泪,听到好几个这样的故事,记得刚上去第一个月,有一天晚上自己也偷偷挤过一些眼泪,那时觉得自己挺可怜的,心一酸。。。

    可惜一切都还只是个开始,前路依旧漫长。。。

上一篇:AFO#38 - 印度削..    下一篇:AFO #36 - 干散货..

相关主题: